乳化液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加工、钢铁制造、金属切削等工业领域,其成分复杂,高COD(化学需氧量)、油类物质及表面活性剂成分导致传统处理工艺难以达标。
含油乳化废水(如机械加工、钢铁制造、石油化工、食品加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水)的处理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油类物质的高效分离、乳化状态的破坏以及有机物的降解。
乳化液废水破乳剂是处理高稳定性乳化液废水的关键药剂,通过破坏乳化界面实现油水分离,其选择需结合废水特性、处理目标及成本效益综合考量。破乳剂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成分可中和乳化液滴表面的电荷,破坏双电层结构,降低乳化液的稳定性。破乳剂能渗透并破坏乳化剂形成的界面膜,使分散的油滴或水滴聚并成大颗粒,加速分离。高分子量破乳剂可通过桥联作用使液滴聚集,促进油水分离。
不同类型油(如原油、动植物油、矿物油)对破乳剂的反应不同,需选择能有效破坏其界面张力的破乳剂,根据废水中乳化剂的电荷类型(阴离子型、非离子型等)选择相应破乳剂,破乳剂性能受废水ph值和温度影响,需调节至适宜范围以提高破乳效率。
乳化液废水破乳剂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投加量控制:投加量应适当,过少导致处理效果不佳,过量则造成资源浪费。
2.投加方式优化:可采用分次投加或连续投加方式,确保破乳剂均匀分散在废水中。
3.混合均匀性:投加前需将破乳剂与废水充分混合,确保其有效发挥作用。
4.沉淀物处理:及时清理和处理破乳后产生的沉淀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5.pH值和温度调节:根据破乳剂特性调节废水pH值和温度,提高破乳效率。
6.监测与评估:定期监测处理前后废水指标(如COD、BOD、油脂含量等),评估破乳剂效果并调整处理方案。
7.操作防护:破乳剂多为化学品,操作时应穿戴防护装备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