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场废水因含大量粪便、饲料残渣及微生物代谢物,呈现深褐色或黑色,色度常达数千倍,若直接排放会严重影响水体透光性。脱色剂通过针对性去除发色物质,成为改善水质外观的关键。
常见的养殖场废水脱色剂主要有三类。铁盐类如聚合硫酸铁,通过三价铁离子与腐殖质等有色物质形成络合物沉淀,对高浓度有机色素的脱色率达 85% 以上,每吨废水投加 100-150 克即可见效,适合规模化养殖场使用,且兼具絮凝杀菌功效。
活性炭吸附剂在深度脱色中表现突出,其多孔结构能吸附小分子着色物质,与铁盐复配使用时,可将出水色度从 5000 倍降至 50 倍以下。某生猪养殖场采用 “聚合硫酸铁 + 活性炭” 工艺,出水清澈度显著提升,达到农田灌溉标准。
养殖场废水脱色剂则适合低浓度废水长期处理,通过絮凝沉淀有机物,在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中,不仅脱色率稳定在 80%,还能降低 COD,且无二次污染,但需控制水温在 20-30℃以保证菌群活性。
使用时需根据废水特性调整:含大量粪便的废水优先用铁盐快速脱色;经预处理的低浓度废水可采用微生物法。某养鸡场通过分阶段处理,先投加铁盐去除 70% 色度,再用微生物制剂深度净化,脱色成本降低 20%,且污泥量减少 30%。同时,需避免与碱性物质同用,防止铁盐失效,科学使用才能让脱色剂在养殖场废水治理中发挥最大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