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行业及食品加工厂产生的高浓度含油餐厨废水,已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。这类废水成分极其复杂,含有大量动植物油脂、食物残渣、洗涤剂和悬浮物,形成极其稳定的乳状液体系。其高化学需氧量(COD)、高浊度、易腐败发臭的特性,令传统水处理工艺难以招架,直接排放会对管网和水体造成严重负担。
处理此类废水的核心关键在于“破乳”,即破坏水中油滴的稳定性,实现油、水、渣的三相分离。专为餐厨废水研发的破乳剂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。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电荷中和、界面破坏和桥联絮凝等方式,迅速瓦解包裹油滴的界面膜,使微米级的细小油滴聚并成大的油珠上浮,同时使废水中的胶体、悬浮物脱稳絮凝,便于后续分离去除。
针对餐厨废水的特性,现代破乳剂多为复合型配方,主要种类包括:
1. 无机盐类:如聚合氯化铁(PFC),通过强电中和作用压缩油滴双电层实现破乳。
2. 有机高分子类: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(CPAM),凭借其正电性和长分子链,同时发挥电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,絮凝效果显著。
3. 特种表面活性剂:能有效竞争并取代原有乳化剂的位置,降低界面强度,促使油滴聚并。
高效破乳工艺的应用,能从源头显著降低约80%-90的含油量和大部分COD,极大减轻后续隔油、气浮及生化处理单元的压力,是餐厨废水预处理达标、实现油脂资源化回收的关键步骤,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