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制药生产过程中,发酵、提取、污水处理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含硫、含氨、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及抗生素残留物等异味气体。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,影响员工健康,还可能使企业面临环保处罚。喷淋塔作为废气处理的核心设备,传统喷淋液常存在除臭效率低、二次污染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。而专用除臭剂通过技术创新,成为高效解决制药厂恶臭问题的关键。
除臭剂的技术原理与类型
现代喷淋塔除臭剂主要采用化学、物理及生物多重机制:
- 植物型除臭剂:从天然植物(如丝兰、银杏叶、桉叶油等)中提取有效成分,通过有机酸中和恶臭气体,多孔结构吸附分子,生物活性物质抑制微生物繁殖。
- 生物型除臭剂:含复合微生物或酶制剂,通过微生物代谢降解有机物,适用于高浓度废气。
- 化学分解型除臭剂:如EOF高分子技术,通过活性高分子精准捕捉并分解恶臭分子为CO₂和H₂O,反应快速且无二次污染。
核心优势与应用效果
1. 高效快速:针对硫化氢、氨气、硫醇等恶臭物质,去除率可达90%以上,最快3秒内反应。
2. 安全环保:无毒、无腐蚀性,不产生二次污染,通过生态安全认证,适配制药严苛环境。
3. 经济便捷:操作简单,只需按比例稀释后加入喷淋循环系统;微胶囊缓释技术延长作用时间,单次投加可覆盖一周,降低运维成本50%以上。
4. 广谱适应性:同步处理含硫、含氮化合物、VOCs及复杂异味,适配废气浓度波动。
应用场景与操作指南
除臭剂广泛用于制药厂发酵车间、污水处理站、污泥脱水间等高浓度异味环节。操作时:
- 按1:200~1:500比例稀释后加入喷淋塔循环水箱;
- 开启循环系统,30分钟内异味显著降低;
- 每周补充药剂,每月清洗维护。
结语
制药厂喷淋塔除臭剂以技术升级推动异味治理从“被动掩盖”转向“根源分解”,不仅助力企业合规排放,更实现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双赢。选择适配的除臭剂并规范使用,是制药企业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关键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