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皮革污水脱色可选用化学絮凝脱色剂、天然高分子脱色剂、吸附类脱色剂或氧化类脱色剂,具体介绍如下:
一、化学絮凝脱色剂
季铵盐型脱色剂:如BWD系列(双氰胺甲醛树脂),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率超90%,适用pH 7-10,投加量0.03-0.5kg/吨废水。其阳离子基团与染料阴离子结合形成疏水沉淀,同步降低COD 50%-70%。
复配增效体系:如CUCO-55脱色剂,投加量20-80ppm,脱色率>95%。与PAC或聚丙烯酰胺(CPAM)联用可强化絮体网捕能力,但需分步投加避免药剂失效。
二、天然高分子脱色剂
以皮革废屑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原料,接枝改性后形成环保型絮凝剂。例如接枝共聚物HC-g-P(DMC+AM),表面呈多孔蜂窝结构,正电荷密度高。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脱色率达91.3%,最佳投加量40-60mg/L,20℃低温环境仍保持高效。其优势在于生物相容性高,污泥毒性低,契合碳中和趋势。
三、吸附类脱色剂
例如活性炭,凭借其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,对皮革废水中的染料分子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。染料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,从而降低废水的色度。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多种类型的染料,无论是阳离子染料、阴离子染料还是非离子染料,都能取得较好的脱色效果。
四、氧化类脱色剂
利用强氧化剂,如臭氧、过氧化氢等,将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氧化分解。强氧化剂能够破坏染料分子中的共轭双键结构,而共轭双键正是染料呈现颜色的关键因素。随着双键被破坏,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消失,废水的颜色也就随之褪去。

